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56wangpan.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p> 邹固和孟兰一生都在争,儿时争农事闲事,邹固大一些,所以子丑偏爱孟兰。

后来争诗文才情,邹固大一些,所以子丑还是偏爱孟兰。

邹固、孟兰游学争采莲玉婉儿,两人都输了。

后来邹固改学纵横之术,子丑身死后又与孟兰争道义二字。

黎赫王二十三年,冬至,洛邑学宫。

痴儿珏被推上祭酒之位,冬至日举行学宫大典,诸侯齐聚,圣人降临。

洛邑学宫是天底下读书人圣地,有贵族文人,也有乡野书生。

洛邑学宫祭酒很重,能担得起道义二字,所以被尊为天下首圣。痴儿珏不过是凭着子丑后人这个身份暂且被按在祭酒位置上,只差天下圣人分个高下。

他自然担不起祭酒之位,道义二字太重,道家首圣老子,老子两徒朗轩、殷隐,儒家首圣子丑,哪一个不是惊才绝艳的风流人物?

道义,区区两个字,寥寥十数笔,便是这些惊才绝艳的人物也不敢说担得起。

老子骑牛过函谷,朗轩让位殷隐,殷隐退隐问道山,子丑以身殉道。圣人的归宿,也不见得多好。

学宫祭酒从老子到玄郎再到殷隐一门两代三人皆是道家圣人,天下道义自然也是黄老之学。

子丑从远方来与殷隐论道后执天下道义牛耳,于是天下道义成了仁义之道。

当年老子有两徒,如今子丑也有两徒,子丑会不会也缔造一个一门两代三人皆为学宫祭酒的传奇?

邹固和孟兰各得子丑一半诗书才情,天下人也看好两位。

邹固是子丑首徒,是天底下最列外的一位圣人,左手仁义之道,右手纵横之术,实在显赫。可惜没多少人知晓玄郎比邹固厉害多了,至少他显露出来的有黄老之学、纵横之术、农家学说。

邹固很显贵,邹固封圣有天道异象,洪钟长鸣,圣人讲经。宋王宋骁早就拜他为司徒,位列三公。

孟兰是子丑爱徒,一身浩然正气如山中幽兰。孟兰一生追随子丑,不说青出于蓝,至少子丑的道义他一字不差地熟稔于心。

孟兰也很显贵,孟兰自远方来,天子亲迎,有天道异象凛冬花开。赫天子拜孟兰为太师,也位列三公。

天底下有多少天道圣人?没多少,有记载的只有古往今来头一位圣人伯岐,近一些的有老子,然后只剩邹固、孟兰。

洛邑学宫在洛邑,洛邑属宋国,于是宋司徒邹固以东道主身份牵着痴儿珏迈进洛邑学宫。

孟兰已经抵达学宫,痴儿珏欣喜作揖,举止得体,恭恭敬敬喊了一声:“孟先生。”

孟兰还礼,他有些不忍心,珏只是枳西僻里一个无辜痴儿,为何要牵连到道义之争?

“孟兰,许久不见,如今你已经贵为大黎太师了。”邹固对祭酒之位志在必得,道义之争他如何也要压孟兰一头,因为他是师兄。

“一年未见,师兄还没当上祭酒呢?”孟兰知晓洛邑学宫之难是邹固的主意,于是含笑讥讽。

有人的地方就有棋楸,洛邑学宫这一张棋楸不大,也不小。有棋楸的地方也就有弈士,洛邑学宫的弈士,天子诸侯插不了手,贤人才人不够资格,对弈的是圣人。

邹固和孟兰之争,是祭酒之争,是道义之争;也是同门之争,是天道圣人之争;还是黎朝与宋国之争。

赫天子默许孟兰来争这个祭酒之位,道义要在黎朝手里,所以历来洛邑学宫祭酒都兼任大黎三公。

宋骁也默许邹固和孟兰争这个祭酒之位,宋国国富民强,染指道义不是空口妄言。

从子丑开始,天下官家学说便是儒家学说,至少中原是。宋骁素来推崇儒家学说,仁义礼信、孝悌忠诚,宋骁更是奉为圭臬。

上问黎事,一家三代俱与黎室结亲;左右征伐,十年扩地十倍;下不施仁政,重徭重役,好一个奉为圭臬。

“先生曾教诲,君子有所必为,有所不为。”孟兰率先发难,他是大黎太师,宋骁有不臣之心,邹固想染指祭酒,孟兰不会也不能袖手旁观。

邹固涉猎学说繁多,既然孟兰谈到有为无为,他抛出黄老之学反问道:“有为与无为,是黄老之学。孟兰到底还是放下了仁义,想要不为?”

“先生曾经向殷子问道,黄老之学,岂止有为无为?我为黎臣,非必为而不可;你是黎民,不可以不为。”子丑和殷隐论道三日,虽说殷隐信服,子丑也有所脾益。

“有为无为,黄老之学,不作多论,不如谈谈治国之策,孟兰以为如何?”邹固显然忘了这茬,算是孟兰取巧了,他不再纠集黄老之道,再抛出一个问题。

“治国?国是哪国?”孟兰还是温笑,质疑意味却是十足。

“自然是大黎。”邹固朝赫天子作揖,他岂会轻易上了孟兰的当?虽说黎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便是宋骁也不敢僭越,何况是邹固?

“先生教诲,君子先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孟兰振振有词。

“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否?”邹固问道。所谓君君臣臣,君行君事,臣行臣事。所谓父父子子,父有父德,子有子孝。治家与枳国,须臾之间,恰有几分相似。

孟兰点头,邹固又说道:“我听说梁州有蛮夷之国名枳,枳国有太傅名日覃伯贤,日覃伯贤有子日覃桑,日覃桑有子,其妻浣衣遭虎舐,其子成为巴山大害。日覃桑为人父而不怜子,为人子而不孝悌,这是教化不严。”

邹固说起一桩趣事,算是父父子子的典范。孟兰知晓邹固不是无心,他是有意。赫天子娶日覃伯贤之女日覃小翠,邹固是存心刁难自己。

孟兰在桃李学塾待了一年,自然也和日覃伯贤有些交情,他问道:“修身齐家,父父子子;治国平天下,君君臣臣。师兄有异议否?”

邹固摇头答道:“并无异议。”

孟兰继续说道:“既然师兄提到日覃,孟兰便与师兄说道说道。日覃桑战死沙场为人子而不尽孝,为人父而不怜子,是事实。日覃桑不单单是父是子,他还是臣。为人臣,行臣事,虽然没做到修身齐家,但却死在治国平天下,孟兰敬佩。如今天子上承天道,下治万民,行天子之事。诸侯食天子采邑,却不行臣事。君是君,臣非臣,莫非连尚未教化的蛮夷都不如?”

孟兰一席话掷地有声,便是被邹固一口一个蛮夷之国的枳国都有忠臣,这天下九州又有多少忠臣?

“纸上治国,未必不有纸上谈兵之嫌。”邹固不与孟兰再争辩日覃桑,毕竟孟兰有理,再争下去恐怕要闹不愉快。

纸上谈兵,出自昔年蔡国司马之子赵括。赵括熟读兵法,无人能及,蔡王敕封为兵家圣人,赵括第一战领兵三十万兵临宋国边境。大军过处,寸草不生。

这时候的宋还是小国,缪苦出山,举国五万兵马迎战赵括三十万雄兵。

赵括惨败,死伤十万,被俘二十万,天下震惊。

赵括徒有虚名落得个纸上谈兵的笑柄,成就了缪苦。

“你非缪苦,我非赵括,既然论国事,那如何成了纸上谈兵?昔年文王请伯岐出山,伯岐也是纸上谈兵?殷子与先生学宫论道三日三夜,道义之争也是纸上谈兵?”孟兰反驳道。

“孟兰,先生教诲,君子不争。”邹固笑答,“我是君子,不与孟兰争。”

“先生还教诲,君子有所不争,有所必争。”孟兰承诺过要替赫天子煮茶,岂能失诺?

子丑教诲过君子不争,子丑也教诲过君子有所不争,君子亦有所必争。

邹固不想和孟兰争,因为洛邑学宫是宋国的私宅,别人不争自然是邹固的囊中之物。孟兰不得不争,他要争大黎国祚,要争天下道义。

“孟兰还是如此争强好胜,如此,怎么能继承先生的道义?”邹固忽然发难,他皱了皱眉头,孟兰从小便与他争,如今这祭酒之位还是不肯谦让。

孟兰笑答道:“师兄才高,一手仁义,一手权术;孟兰学浅,不如先生。”

邹固皱了皱眉头,他总争不过孟兰,本以为多学了纵横之术,还是争不过孟兰。孟兰说话绵里藏针,邹固撇撇嘴,孟兰还是孟兰。他忽然扪心自问邹固还是邹固否?

珏山学塾,夜深人静。

少年邹固被罚抄书,少年孟兰窸窣过来,默不作声陪少年邹固抄了一夜。

至于如何被罚,是少年邹固白日所言离经叛道,所以先生子丑恼怒不已。

“仁义礼信,忠诚孝悌,忠诚于谁?”少年邹固还是愤愤不平,他问少年孟兰。

一晃多年,邹固又问孟兰:“仁义礼信,忠诚孝悌,忠诚于谁?”

邹固当着赫天子和九州诸侯的面大声质问。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血色雄鹰内

血色雄鹰内

寒冬烧刀酒
九天雄鹰,谁与争锋! 三十年血与火铸就的不败传说,踏过尸山走过血海成就的无敌威名。 这是一群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军人,他们组成了华夏最早的特种部队——雄鹰。 三十年前,“神圣天使”猖狂,犯我边疆,飞鹰力挽狂澜,一夜血杀成就华夏赫赫威名。 三十年后,“血色蔷薇”弥漫,复寇我边关,谁人能挡? 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看不到硝烟的战争,故事的开始,要从一场声势浩大的特种选拔说起。。。 本书中没有过多装逼情节,
历史 连载 0万字
家族内乱换刘家第一十四章

家族内乱换刘家第一十四章

花十八朵
崇祯十二年三月,国事动荡,民生凋敝,内忧外患层出不穷,大明帝国危若累卵。 这一年,郑浩来了,带着个理想国系统。他要肩负起在这明末乱世间打造一个永无战争杀伐,人民永享安乐盛世的理想国的重任。
历史 连载 1万字
太平天梦内

太平天梦内

静物惊奇
失败的实验,留在了历史上的太平天国 混乱的年代,残破的江山,染血的屠刀,转动的炮口,飘舞的洋旗,东南半壁无主,公岂无意乎? 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历史”? 究竟是“伟大的农民革命”还是“荒唐的邪教闹剧”? 虽然我没有地位,却不愿做历史的过客,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 天国似梦,梦里太平,太平天梦,始于那个炮声不绝的1857
历史 连载 2万字
灵玉奇侠传内

灵玉奇侠传内

流云之梦
header
历史 连载 12万字
天籁纸鸢风流

天籁纸鸢风流

伤城弃疾.QD
充满着背叛与忠诚、生存与死亡的年代里,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它将他推向历史的洪流之中,任其摸爬滚打,稍有不慎便会被无情的吞噬。他背负家国的信念,用铁血的意志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历史 连载 16万字
九王一后阅读

九王一后阅读

云梦鳖君
永嘉之际,逆胡刘曜,纵逸西都,九州崩散!厄运之极,古今未有!东晋于江东草创,外忧内患!  21世纪的王旭机缘巧合来到东晋,重生在一所柴门之家!为了父母不在受苦,也为了自己的幸福!王旭一路斩荆棘,努力的向目标靠近着!终于达到人生的巅峰!  在东晋世人的瞩目下,看王旭如何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