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56wangpan.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军在野人山一代,遭遇敌军有规模正面狙击!敌人上,挖掘出防御阵地,铺设出大面积防御雷区。并依托三个火力制高点,形成交叉火力,我军缺乏重型火炮,在一日之内对敌军阵地发起六次冲锋,但是都被敌人击退!”

接到先头部队发送回来的电报,日本第五十五师团司令官竹内宽,心里扬起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不可能!

要知道,负责追击的,可是他们最骁勇善战的五十五师团下辖两个联队!

渡边正夫率领的五十六师团负责在前面堵截,竹内宽率领的五十五师团从后方包抄,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军队只能一路向东撤退,或者干脆说他们是一路向东逃跑。面对仅仅有两个联队防守的密云那,他们的指挥官都失去了拼死一战的勇气,当杜聿明下令所有人进入原始丛林和深山当中时,训练有素的中国军队,曾经在同古城,和五十五师团打出最灿烂战斗的中国军队,已经注定要成为一群丧家之犬,被他们帝国军队在后面不停追赶,一点点吞没!

绣内宽真的不知道,在杜聿明手下,还有哪位指挥官,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拥有足够的统率力和勇气,带领自己的部队停下一路奔逃的脚步,在这种兵败如山倒,四面楚歌,绝对不要指望有任何支援的战场上,打出一场必败必输必亡的战斗!

就连二百师的戴安澜也不行!

但是,在绝不可能地情况,却真地有一支中国军队。停下了他们不断奔逃的脚步。返身打出了如此破釜沉舟的一击!

绣内宽真的无法想象,这些一路逃跑了十几天,早应该逃得士气全无,早应该逃得狼狈不堪,没有重型武器,没有给补,没有援军的中国部队。又凭什么,抵挡住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当真称得上士气如虹的五十五师团两个联队六次猛攻!

“他们有多少人?”

“至少有两个团。”

面对师团长竹内宽电报询问。受到正面狙击。已经连续组指了六次进攻,但是却一次次被打回来的战前指挥官,望着敌人阵地上。那一片在战火中依然屹立不倒,迎风劲舞,扬起了片火一样地灿烂与坚毅的青天白日国旗,感受着这片战场上最坚顽的防御与反击力,这位联队长迅速更改了自己地判断。“不,他们是一个师!”

“戴安澜地二百师?”

“不像!我军连续在二百师身后追击了整整十天。戴安澜部虽然也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狙击战,但是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主力部队继续逃窜,赢得必要的时间罢了。无论戴安澜有多强,能够让这支部队不被打散,已经是他地极限。下官有足够的理由坚信,在这种情况下,戴安澜绝不可能带领全师停下脚步,转身和我军决一死战!”

看着部下传送回来的电报,竹内宽点了点头,他身为日本陆军军队公认最具有攻击力的将领,当然清楚的明白,兵败如山倒,面对这种无可逆转地败局,一个指挥官如果没有钢铁般的统率手段,没有振臂一呼必将应者如云地精神领袖魅力,没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创造奇迹的手段,就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

戴安澜虽然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将,在他的身上,也拥有日本军人般的坚毅与果断,但是……

和戴安澜在同古城反复交手,已经彼此慢慢熟悉了对方作战风格,甚至推敲出对方性格特征的竹内宽,缓缓摇了摇头,“他还差了一点!”

戴安澜不行,杜聿明不行,廖耀湘不行,孙立人不行,那个穿着睡衣玩麻将,当真是有着几分大将之风,帝国军队炮声一响,却率先逃跑,一口气就逃到保山附近,当真称得上御敌无术逃跑有方的第六军军长甘丽初更不行!

“拿地图来!”16 k小 说 . 文字版首发

随着竹内宽一声令下,高桥筱少佐立刻从随身军用挎包中取出一份区域地图,并把它平摊在师团长面前。竹内宽的手指,在地图上慢慢移动,当他按照那位联队长发送回来的情报,手指终于落到敌我双方正在爆发激战的位置时,望着地图上那代表着山脉起伏的线条和用一连串数字堆砌出来的最精确情报,这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把军人进攻天性发挥到极限的指挥官,眼角在不停轻轻的跳动。

“高桥君,你怎么看?”

面对师团长的询问,高桥筱略一思索,迅速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还有缅甸向导提供的信息来看,这是一处兵家绝地!敌军战领的区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个火力制高点更可以相互支援,形成犄角之势,背后还是断崖天堑,不用担心背后突袭。但是相对应的,一旦我军固守正面通道,他们就插翅难飞。我看这位未知名的指挥官,根本没有打算撤退,更没有打算活着出去!而他带领部队,返身作战,无疑是要用自己为诱饵,吸引我们五十五师团追击部队注意,为其他再也无法承受攻击的部队,赢得最宝贵撤退时间!”

听着高桥筱的分析,看着眼前的地图,竹内宽师团长这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官,眼前几乎已经看到了在野人山外围的战场上,所爆发的最激烈交锋,他更看到了在中国军队所防守的阵地后方,那一片孤绝耸立,绝不可能突破,更不可能撤退的山崖。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佩服!”

在轻轻叹息中,竹内宽闭上了双眼,沉吟了好半晌,他才霍然睁开眼睛,放声喝道:“下令全军,立刻向该地区移动,进行支援!”

“可是我军的任务。是追击戴安澜的二百师!”虽然官职只是五十五师团独立侦察分队队长。但是身为竹内宽最欣赏也是最信任地部下,高桥筱还肩负着幕缭和军师地作用,听着竹内宽突如其来的命令,他迅速道:“就连我们日本国内的报纸上都宣称,要征服支那,必先灭戴安澜之二百师!经过同古、棠吉一系列战斗,戴安澜和他的二百师。俨然已经成为支那人心目中的英雄,只要能够全歼二百师,就可以在支那人早已经脆弱不堪的民族自信心上。再重重的补上致命一击!”

英雄?!

听到这个名词。绣内宽突然笑了,“高桥君,你认为现在戴安澜和他地二百师。还有多少战斗力?如果现在还是他们守在同古城,我们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攻克他们的防御?”

“现在二百师已经成丧家之犬,被我军突击部队衔尾追击,没有援军得不到补给。每天在大山和原始

狼狈奔逃,现在他们早已经不是原来的二百师了。”道:“如果真地让他们回到同古城。再由我们五十五师团发起进攻,最多只需要四个小时,我们就能攻破防线,突进城内活捉戴安澜!”

“没错,一路奔逃撤退,他们失去地不仅仅是体力和重型装备,更是意志和勇气。而这些东西,没有长时间的休整,根本不可能恢复,现在再让他们身陷绝境,从他们内心深处升起的,绝不可能是背水一战地爆发力,而是恐惧,是软弱,是求生的欲望!”

绣内宽望着高桥筱的双眼,沉声道:“面对这种不可逆转的溃败洪流,就算是我竹内宽卷在其中,也只能叹上一句大势已去。但是却有人率领部队停下脚步,甚至把部队带到了兵家绝地。没有哗变,没有溃散,我真的不知道,那位未知名地指挥官,是如何做到了这一点。我唯一知道的是,他能带领部队,用自己手中绝不算优势地武器,顶住我们两个联队六次冲锋,这足够说明,他已经把那批残兵败将,重新凝聚到了一起,重新在他们的身体里,灌注了可以称之为‘勇气’的力量!”

说到这里,竹内宽的声音已经越来越严厉,“高桥君你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五十五师团,是应该继续去追击在正面战场上能打硬仗的戴安澜,还是去消灭那个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强大精神领袖魅力,把所有人凝聚到自己身边,更可以创造战争奇迹的敌人?!”

“支那人常说,一个民族兴盛,必将英雄倍出!而我们想要征服这个民族,想要他们在帝国面前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忘记他们所谓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竹内宽的拳头狠狠砸到地图上,他放声狂吼道:“必先消灭这种散发着强大领袖魅力,可以让他们凝聚到一起的英雄人物!”

就是在竹内宽的放声狂吼声中,五十五师团,全军扑向了正在爆发着最激烈攻防战的山地丛林。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明末之秽土转生

明末之秽土转生

金戈铁牛
文臣武将,原地复活,能力依旧,有生无死,挥戈一击,一统全球康宁问贾谊:“吾国何以强盛?”贾谊答:“有孙武、王诩、韩信、诸葛亮为之谋;晏婴、苏秦、张骞、王玄策通其意;项羽、李靖、徐达、陈庆之制其兵;氾胜之、贾思勰、王祯、徐光启兴其农;蔡伦、毕昇、蔡司、勃朗宁利其工;猗顿、子贡、王直、李嘉图繁荣其商贸;孔丘、韩愈、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昌盛其文教。吾国何以不强盛?”康宁摇摇头:“吾国之所以昌盛,己方之力
历史 连载 50万字
酥肉小桃花PO

酥肉小桃花PO

度方
带着系统来到这个时代,那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宝座,就是李铮要追求的自由。 无敌的战骑,纵横大地,驰骋海洋,覆压天空。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李铮前进的步伐。 曹刘孙? 不一样的汉末,看狂飙的战骑,碾压一切!
历史 连载 126万字
好色老师王霞

好色老师王霞

只如初贱
  贞观八年,夏!李世民醉酒舞剑,志要作那前无古人的千古帝皇。然而这一年,关中瘟疫肆虐。啪!啪!啪!的打脸声,回荡在太极殿上空,余音绕梁……  这一年,永安渠的上游,成百上千的疫民中,有个叫李二小的少年活下来了。带着一个叫做‘白胡子老爷爷’的故事,诞生在大唐。  也因为这个鬼扯的故事,让他不得已……荣耀大唐。
历史 连载 5万字
中文天堂

中文天堂

彭城xf
  我良辰在此有一言。第一:从今天起,这本书日更少于1万字各位尽管骂我。第二:这本书到一百万字均订不过千,麻烦各位大佬行行好给小弟寄个刀片,切已明志,从此不再碰网文。第三:这是一本抗日谍战文,如果各位喜欢,请多多支持。
历史 连载 12万字
成本人网站

成本人网站

张二傻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当列强踏破国门,当国家风雨飘摇,各地军阀自相残杀。 护华夏者,又何在。 一代战神霍去病重生在世家纨绔子弟之身,面对如此动乱的局势,他能否再续当年的神话。 本文借鉴中国近代史,如有胡说八道与历史不符之处皆属本人自身想法,勿喷。
历史 连载 0万字
星空战记小说

星空战记小说

张三
公元1776年,《独立宣言》问世,由居住在北美的英国移民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驾着资本主义的车轮驶入世界。鲜为人知的是,也是这一年,在大洋彼岸的东南亚,中国移民——梅州客家属人也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家———兰芳共和国(LanFangRepublic),前后共存在了110年。本书借用此真实史料为背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历史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