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56wangpan.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script>app2();</script>

<script>read2();</script>应天城,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历时二十八年。

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都城,史上诸城均难望其项背。

占地面积约二百三十平方千米,也就是差不多两万多公顷,三十四万多亩,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仅仅京师城城墙便超过三十五千米,而外郭城更是超过六十千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城。

应天城北依长江,玄武湖,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有明一朝都是大明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

也是此时全世界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

整体上也一改历代都城传统的矩形城墙而是结合了传统礼教,堪舆天象,以及自然地理,地势防御建成,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这也是朱瞻基有时候很佩服自家这位太爷爷的原因。

不说其靠着一个破碗打天下的传奇经历。

就是一些很多的观念上,这位太爷爷可以说都是十分超前的,思想也更是前卫。

毕竟能打破传统,把一国京师重地建成这种看上去没有丝毫规矩可言的样子,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不过此时的周忱更是佩服朱瞻基这位太孙殿下的勇气。

暖阳下。

应天城,城南,京师城外,一群身上穿着统一服装,印着大明第一建筑集团公司字样的工匠,正拿着许多测量的工具,绳索,木尺等等,在测绘着一条由仪凤门至长江码头的水泥马路。

这段路程距离算不得远,大概只有三四公里的样子,但是却是大明的第一条水泥路。

作为京师城北通往长江码头的主要城门,仪凤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年中大量的马车,货车穿行,即使是以砖石进行了铺垫,但是朝廷依旧需要每年数次对这条道路进行维修。

否则就会形成大量下陷的车轴印,一但下雨天就会造成雨水淤积道路阻塞的情况。

选择这条路作为第一条水泥路的实验之地,这也是周忱几经思考后的结果。

毕竟水泥路的效果目前来说只是推测,一切没有真正应用到实际当中时,所有事情都无法盖棺定论。

而将这条关系这长江漕运的道路作为选择,即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对水泥路的考验。

而且这条道路很短,施工的期限就会变短,也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出结果。

而经过数日的测绘,这条水泥路也是基本规划完毕。

为了不影响到漕运,在顾佐这边的配合下,原本的道路旁边再次被规划了一条宽二十米,长达两公里有余的水泥路。

一些应天的民夫也被建筑公司雇佣,对这条刚刚规划出来的水泥路进行基础的整平,以及路基的清理和修建。

不同于以往由兵卒看管民夫,建筑公司这边则是安排了专门的工匠,负责进行指挥管理。

这些人身份明确,头上还戴着一个个由竹子编制成的特殊安全帽。

本就是工匠出身,对于这些事情自然经验丰富,虽然是第一次上阵指挥,但是一切都是游刃有余,比起兵卒的看管,明显要来的更加高效。

一些出了问题的地方,对这些工匠而言,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情。

而在这些工匠的指挥下,一些民夫也是有序的将各种石子运送过来,然后铺平整個道路。

即使是大冬天的,作为重要的漕运道路,这里一天来往的商贾,以及行人还是不少的。

看到这里的情况,这些人也都是十分好奇的。

稍加打听方才得知了朝廷准备让工部名下一个什么建筑公司修建一条新的道路,

但是具体的这些民夫却不知晓,询问那些属于建筑公司的工匠,然而这些工匠一个个却是守口如瓶,对这事儿丝毫不提。

如此一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一些人心中便更是好奇,再加上看到建筑公司的工匠们穿着特制的工装,以及特着特制竹帽,因此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好事之人在此围观。

因为属于第一条水泥路,周忱这边对这里也很重视,因此规划上用了不少时间。

但是规划结束后,修建起来却是并不麻烦,加上现在建筑公司不缺钱,直接雇佣了大量民夫的情况下,两公里的道路,平整路基这些事情,差不多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被彻底弄好。

效率不可谓不高。

而水泥的事情,朱瞻基这边也早就让工部再次建立了新的水泥厂。

每天生产的水泥数量也不在少数,修建一条两公里的道路,更是丝毫不在话下。

而也就在周忱这边完成了基础的准备,马上开始进行水泥铺设时,刚刚从小汤山回来的朱瞻基也恰好得到了消息。

便直接让张懋把马车驱赶了过来。

毕竟是大明的第一条水泥路,朱瞻基同样也是极为重视的。

虽然朱瞻基向来低调,不过因为围观人群太多,为了不影响到水泥路修建,周忱还是让顾佐安排了大量衙役进行维持秩序。

朱瞻基来的时候,这边已经被应天府的衙役接管,百姓以及来往的商户,被驱赶到离水泥路地基三米开外的地方。

朱瞻基到来,周忱和顾佐纷纷前来拜见。

“臣周忱参见太孙殿下!”

“臣顾佐参见太孙殿下!”

朱瞻基对两人笑笑,示意两人免礼,从马车上下来后,就直接向打好的路基走去。

顾佐跟在朱瞻基身边道:

“太孙殿下,此事刚刚已经通知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稍后也会到来。”

朱瞻基闻言点了点头,对这种事情不是很在意。

水泥的事情自家傻爹自然也是知道的。

也知道朱瞻基打算在应天城拆掉平民危房,建立水泥房,以及水泥路的事情。

所把这事儿通知自家傻爹,估摸着也是自家傻爹提前下了命令的。

朱瞻基和两人随意的聊了几句,就看向周忱问道:“水泥厂那边的水泥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回太孙殿下,已经准备好了,目前为止水泥厂每天可生产水泥四千石,臣和建筑公司的工匠多次计算过,修建一条一里长,七丈宽的水泥路,大概需要四百石水泥有余,而仪凤门至码头大约四里地,需要一千六百石水泥,半日不到即可生产出来!”

周忱道。

“不错,水泥厂的产量可以再增加一些,四千石水泥虽然目前已经足够了,但是将来肯定会需要的更多,还有各种工匠的培养你这边也要多加注意一些。”

朱瞻基点点头,两人说话间,就看到一辆皇室专用的马车徐徐从仪凤门驶出,伴随着的还有大量的随行禁军。

这阵仗不算小,无论是百姓也好还是朱瞻基这边的人都被吸引了过去。

看到这阵仗,朱瞻基嘴角抽抽了一下。

现在整个应天能用这阵仗的,除了他那位傻爹和他外,也就没有第三个人了。

毕竟二叔朱高煦在北伐大军中,三叔朱高燧倒是在应天,但是现在已经暂时的成为了难民,被他安排到了温棚那边。

朱瞻基虽然得到了顾佐知会,知道自家傻爹要来,但是也没想到自家傻爹会搞这么大阵仗。

迟疑了一下,朱瞻基才带着周忱和顾佐走了过去。

刚刚走过去,朱高炽就从马车上露出了大半个身子。

朱瞻基正想说话,朱高炽已经在几个随侍的搀扶下,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朱瞻基见此也连忙过去帮忙搀扶。

一旁的周忱和顾佐见状立即上前行礼:

“臣周忱/顾佐参见太子殿下!”

“两位免礼,呵呵!”

朱高炽笑呵呵的抬了抬手,让两人免礼,然后笑道:

“你们不必在意我这边,该干嘛干嘛,我就是来看看,和太孙说说话!”

听到朱高炽的话,朱瞻基翻了个白眼。

来看看,您还搞这么大阵仗?

朱高炽说着话,又看向自家儿子,问道:

“瞻基,我听说前些日子,工部那边就已经开始在测绘这条水泥路了,这是打算今天就开始修建了吗?”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同居小说闻烬全文免费阅读

同居小说闻烬全文免费阅读

北冥老鱼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心思,一心想要做一个清闲的王爷,喝着小酒、品着美食,身边再有几个美女相伴就更完美了。 但是做为一个后世人,赵颜的言行举止在古代人中就像是夜晚的探照灯一样,散发着刺眼的光芒,无论是他穿越时带来的各种物品,还是他自身的才能,都让赵颜在不经意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同时也在慢慢的改变着宋辽夏三国之间的局势,当多年后宋人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清穿之炮灰

清穿之炮灰

清唱华年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你敢侵略我的祖国?你敢残害我的同胞?你敢数典忘祖? 那就不要怪我这个带着前世记忆的文科生,让你死的无声无息!让你死的极有创意!
历史 连载 41万字
回到明朝当海盗内

回到明朝当海盗内

给您添蘑菇啦
嘉靖三十四年,海事研究生低调醒来。 这年头,书生扔下笔当海盗,海盗递来信等诏安。 这年头,皇帝炼丹药不能停,外面好污关不敢开。 可他们都不知道,这已经是大航海时代的年头了。 很快世界地图上就会插满五颜六色的旗帜。 而我自命天朝上国,也再不是世界的中心。 研究生知道这些,于是他努力研究,使劲生。 朋友太蠢,敌人太莽,不研究干不过去。 海洋太大,老外太多,不多生管不过来。
历史 连载 2万字
道神内

道神内

凌乱的小道
历史 连载 1万字
伪钞帝国

伪钞帝国

巡洋舰
清朝末年,遍地烽火,一个家道中落的纨绔子弟,当何去何从? 山河破碎之时,民族存亡之际,伪造制造专家重生,又将掀起怎样的惊天波澜? 列强猖狂,中华奋起,伪钞一出,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巨舰大炮,钢铁洪流,陆海空天惯性世界我主浮沉。 风云际会期,谱一阕悲歌,气壮山河,颂一段传奇
历史 连载 161万字
燃烧的莫斯科

燃烧的莫斯科

红场唐人
一个很普通的穿越小说,一个普通的女兵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个人经历。
历史 连载 3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