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56wangpan.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溪尚在旅途,已有不少人涌到扬州等候,准备为沈溪安排起居。

南京官场和军队系统的人都畏惧沈溪,尤其如今皇帝不理朝事,沈溪在朝中的地位更是凸显。

可惜在扬州等候迎接的人注定要失望了,沈溪没有进城,趁着夜色掩护,船队过运河扬州段,直入大江与水师会合,直驱新城,丝毫也没有往南京赴任的意思。

“这算怎么回事?”南京礼部尚书隋连升跑到唐寅这边来问情况,都以为唐寅会对沈溪的行踪非常了解。

唐寅道:“沈尚书到来前,在下派人去问过,得到的反馈中,并不包含他接下来往何处去,沈尚书过扬州城而不入,一定是往东边那座城去了,有事去那里找不是更方便?”

隋连升道:“伯虎老弟火气很大吗?”

或许隋连升听出唐寅言语中的抵触,好奇地问道,他把沈溪当作唐寅的靠山,不明白唐寅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应。

唐寅道:“沈尚书背负皇命而来,他做事非南京朝廷可干涉,至于他的去向,现在都清楚了,有事不必到在下这里来问,但凡涉及朝务,便请示沈尚书,或者上奏也可以。”

“伯虎误会了。”隋连升解释道,“都觉得你跟沈中堂过从甚密,想让你帮忙问问情况,既然你不想牵扯进去,谁会勉强?走了走了,有消息的话通知一声……其实他不来南京也算好事。”

……

……

唐寅觉得隋连升说的话是“肺腑之言”。

沈溪不到南京,对南京官场来说的确是大好事,只是对唐寅来说就不那么幸运了,开始发愁沈溪不来他该怎么办。

恰在此时,唐寅得到消息说沈溪已至新城,这是沈溪头年里帮朱厚照平了海疆之乱后,再一次回到新城,而且短时间内没有打算再离开,

唐寅赶紧差遣人去跟沈溪传信,想“请”沈溪回南京,可人派出去后迟迟未得回音,此时已近年关,唐寅这边收到朱厚照的圣旨,让他这个南京兵部侍郎做事勤快点,把没完成的差事赶紧做完。

皇帝施加压力了,这种压力更像是沈溪到江南后,朱厚照找到机会对唐寅的一种“鞭策”。

此时沈溪进了新城,城主府已装饰一新,进城后只需简单交接,城内军政大权便顺利到手,而一些老部下也到他这里听命行事,朝廷布置的衙门形同虚设。

这一年多来,朝廷在新城设立新衙门,除了恢复上海县衙外,还设立卫所,名为“平江卫”,但其实这卫所并未正式编制,只是个空头衙门。

南京朝廷奏请,想让朱厚照在新城设立知府衙门,只是定性和命名上出现问题,便在于新城的意义实在太过特殊,皇帝和沈溪都没为新城起名,南京朝廷可不敢随便定名,又为此上奏几次,都被朱厚照留中不发。

朱厚照对于给新城起名字,没什么想法,随手放到一边,之前又涉及司礼监掌印萧敬跟张永的更迭,事情就此拖延下来。

沈溪到新城后,愈发多的信函送到他这里,基本都是从南京发出,沈溪懒得理会,先由云柳收拾和翻阅,再到他跟前做总结。

“……南京各方的人都很好奇,为何大人此番没有直接往南京,宣府和京城来的消息,都说大人奉命往南京公干,具体没说做何,大人到新城,让人更生怀疑。”云柳道。

沈溪则显得无所谓:“陛下派我到江南,有说过我是来作何的?”

云柳道:“未曾。”

“那便是了。”

沈溪道,“陛下没委派具体差事,而我是以监督海外征伐之事而来,南京朝廷的人着急什么?再着急,也改变不了南京没有我官衙的事实。”

云柳稍微想了下,点头表示同意。

本来沈溪就不是江南任职,到哪里都是以钦差的身份,既然沈溪来江南没有皇命也没具体任务,那就按照肩负的筹备征伐佛郎机之事,自然要在新城办公并完成,去南京明显做不了事。

云柳再道:“但皇命让大人往南京,这才是他们不解之处。”

沈溪道:“说什么皇命,陛下真的知道江南缺什么?天下缺什么?”

云柳道:“就怕有宵小借机生事。”

沈溪态度平和:“想生事随便,别最后惹火烧身,朝局可不是人人都能参透,真有强出头的,那是他自找麻烦。”

……

……

有关沈溪往新城而不往南京的消息,很快到了京城,然后又送至宣府,朝中文武以及内府太监都觉得沈溪跟皇帝的关系闹得很僵。

有些人并非是要挑拨君臣关系,单纯只是将江南之事上奏,这些消息汇总上来,都落到首席秉笔李兴这里,而此时李兴才到宣府不足两天。

“李公公,如今您执掌东厂,京城内外消息应由您上奏陛下……出了此等事,沈大人明摆跟陛下有了误解,为人臣子是该帮忙化解,还是要添上一把火,就看您如何跟陛下奏报了。”

李兴拿着南京厂卫传递消息的条子,坐在那儿听李荣唠叨。

李荣作为御用监太监,跟他一起到宣府来打理有关扩建行宫之事,随着西北各条战线纷纷奏凯,朱厚照有意为自己请功,要在宣府扩建行宫,修造祭坛。

李兴瞄着李荣:“那你认为,是该化解,还是添上一把火?”

李荣稍微一怔,随即苦笑摇头:“鄙人不敢多言,张公公应该有见地。”

李兴将手上的条子放下,冷声道:“让咱家去求张永?他现在爬上高位,已目中无人,来了两天想求见一面都不得,趁着面圣时咱家不参他一本就算好的。”

“犯不着如此,你我位在其下,怎能造次?”李荣劝说。

李兴摆摆手,凑过头小声道:“你御用监太监的位子,说白了是咱家让出来的,咱家可以进司礼监,你以后想进何处,就要看你会不会办事了!”

虽然李荣跟李兴都是太监中的老资历,二人年岁相仿,但现在李兴明显比李荣混得好,而在捞钱上,也是李兴技高一筹,这正是李荣羡慕不已的。

李荣道:“请李公公赐教。”

李兴脸色阴沉:“那位沈国公的事情,不容外人牵扯其中,谁去跟陛下说,都要承担风险,轻则挨骂,重则可能要受廷杖,连命丢了都说不准。”

李荣惊讶地问道:“不至如此严重吧?”

“呵呵。”

李兴道,“咱家不会去说,但咱家希望有人能带话,比如说你,或者是你想办法把事传出去,让某些人知晓。”

李荣马上意识到李兴想拿他当枪使,但他却没有拒绝的权力,便在于李荣在李兴面前屁都不是,御用监太监现在愈发难当,沈溪通过改革,将内府很多权限收回朝廷,而正德皇帝也把自己的荷包看得严实,如此一来这个油水丰厚的衙门就成了鸡肋。

李荣道:“那就把信传给掌印张公公?”

“你自己来定。”

李兴起身道,“顺带带着这些地方上送来的礼物出府,给谁都可以,总归事情跟咱家无关!”

……

……

李兴一退六二五,什么事都不想牵扯,但其实他已深陷泥潭而不自知。

李荣别无选择,只能是赶紧想办法求见张永。

跟李兴多番求见不得不同,李荣很快被张永接见,会面后李荣将条子拿出来递给张永。

张永接过瞄了几眼,问道:“这是东厂的责任……几时轮到你这个御用监太监过问东厂事务了?”

李荣起身:“是那位不想管,让鄙人插手,甚至定下规矩说必须把话带到。”

在张永面前,李荣不需要隐藏什么,直接就把李兴出卖了。

张永眯眼道:“这家伙,倒是会逃避办事,沈大人去新城这种事本该由他在面圣时呈报,现在不说,让咱家去说,是何居心?”

李荣道:“您老乃司礼监掌印,面圣奏报未尝不可,反而是李兴刚上任便逃避责任,失职严重。”

张永斜着瞥了李荣一眼:“听你这话里的意思,想让他早点下去,自己爬上那位子?说起来,你也是宫中老人,怎么都该轮到你上位,可惜这些年你没办成几件像样的事情。”

李荣赶紧行礼:“望张公公多多提点。”

张永道:“也罢,看你诚心相告的份上,这次给你个机会,咱家带你去面圣,由你去说,办好了咱家自会助你一臂之力!”

<script>app2();</script>

(https://www.lwxs00.cc/3/3390/543843085.html)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xs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xs00.cc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1997蜜挑成熟时

1997蜜挑成熟时

落魄小书童
他,要护得大宋八百年平安,五十九骑起兵漠北,其路艰辛,纵死无悔。 注:此故事建立在架空历史背景之下。
历史 连载 45万字
胀满精装肚子去上学

胀满精装肚子去上学

春秋转
明月照古今, 奸人与忠人, 生前说金银, 死后说鬼神。 《后唐兴衰》演义了这样一段历史风云……。
历史 连载 106万字
xiao 77 bbs

xiao 77 bbs

逍遥云羽
现代大学生刘羽穿越到汉末成为幽州牧刘虞的次子,看他如何在汉末群雄割据的乱世崛起,又是如何一步步一统大汉。 重生之汉末一统书友群: 251939033 欢迎大家加群互聊
历史 连载 4万字
叛佛

叛佛

白鬼
当代大学生方勇出事重生到抗日年代(1937年下半年)变成一名南平镇普通在校中学生张野.面对鬼子进攻,他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有效抵抗,并逐渐发展一支抗日学生军,建立了根据地。。。。。。 新建书友群:67067325 推荐好书:《水色江山》《武之神》
历史 连载 36万字
闺秀的乳H-知

闺秀的乳H-知

凤鸣岐山
穿越了,竟然是清穿,变成谁不好,居然成了六阿哥胤祚。夺嫡?太凶险!当皇帝?太辛苦!咱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也就混个太平王爷当当得了。只不过世事难料,太平王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有钱,还得有权,这权和钱多了,王爷也就当不成了,那就……混个皇帝当当。 读者群: 29728900(满) 18944577(由轩辕黑道书友提供)(满) 17162055(由轩辕黑道书友提供)(空) 27558580(vip群,入
历史 连载 2万字
万欲妙体无删减版

万欲妙体无删减版

受伤的猪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至此一个维持了将近三百年的朝代就此诞生,在明初期,太祖朱元璋因朝廷新立内忧外患等原因需建立一个可以直属与他的直辖机构能够为他更加有力的办事,所以将自己的拱卫司改编成锦衣卫,在负责拱卫、礼仪之外更增加了侦查、暗杀等职责,后来更是创建了诏狱,拥有对文武百官用刑,甚至可以先斩后奏,锦衣卫的权利一时无两,而这也引来了自身的危机......
历史 连载 1万字